Cancer Discovery丨胆道肿瘤细胞系图谱揭示不同亚型的分子特征和潜在治疗靶点
胆道癌( Biliary Tract Cancers,BTCs)是一组起源于胆管上皮的恶性肿瘤,包括肝内胆管癌( ICC )、肝外胆管癌( ECC )、胆囊癌( GBC )和壶腹癌( AC )。尽管 BTCs 在欧美相对罕见(仅占胃肠道肿瘤的 3% ),但其发
胆道癌( Biliary Tract Cancers,BTCs)是一组起源于胆管上皮的恶性肿瘤,包括肝内胆管癌( ICC )、肝外胆管癌( ECC )、胆囊癌( GBC )和壶腹癌( AC )。尽管 BTCs 在欧美相对罕见(仅占胃肠道肿瘤的 3% ),但其发
"夜猫子的报应,早晚都会来。"这句老话听起来吓人,可最近医学界的发现让这句话有了科学依据。有研究表明,连续三天在晚上11点半之后才睡觉,就已经算是熬夜了,而长期这样做,居然会增加患癌风险!这是真的吗?
卡介苗(BCG),是一种由减毒牛分枝杆菌悬浮液制成的活菌疫苗,被用于预防肺结核。此外,它还具有增强巨噬细胞活性及其杀灭肿瘤细胞的能力,活化 T 淋巴细胞,增强机体细胞免疫的功能,因此,还作为治疗膀胱癌的免疫疗法。
卡介苗(BCG)是一种减毒的牛型分枝杆菌,长期以来被用作结核病疫苗,同时也是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(NMIBC)的标准免疫疗法。尽管膀胱内灌注BCG能够显著降低肿瘤复发率,但约50%的患者无法维持长期疗效,部分原因在于其作用机制尚未完全阐明。传统观点认为,BCG通
胶质瘤是青少年和年轻人(AYA, 15-39岁)癌症相关死亡的主要病因。儿童和成人胶质瘤的分子驱动变异不同,导致生物学行为及临床获益存在显著差异,但AYA群体的分子特征尚不明确。现有WHO分类系统将胶质瘤分为儿童型和成人型,而AYA作为“孤儿群体”,其分子特征
患者 cancer idh 胶质瘤 naturecancer 2025-05-30 14:30 10
近日,我院结直肠外科学科带头人兰平教授、结直肠外科六区主任何晓生主任医师团队在肿瘤学经典杂志Cancer Research(中科院一区,IF=12.5)在线发表题为“Arginine Deprivation Induces Quiescence and Con
人工智能(AI)作为一种分析多组学数据集的计算策略,在癌症研究中的应用日益广泛。单细胞和空间组学极大地促进了我们对肿瘤生物学的理解,目前AI已用于转化研究工作,包括新靶点的发现、生物标志物的识别、患者分层以及治疗反应的预测。尽管取得了部分进展,但AI在临床工作
癌症 人工智能 cancer cancercell 生物标志 2025-05-28 07:31 9
结直肠癌(CRC)是全球第三大常见恶性肿瘤及第三大癌症致死病因【1】。早期发现对提升生存率至关重要,早期CRC患者五年生存率可达91%【2】。尽管筛查手段不断进步,现有诊断方法在可及性和可靠性方面仍存在显著缺陷。传统筛查手段如结肠镜、粪便免疫化学检测、传统血清
CAR-T 细胞疗法是最有前景的癌症治疗方法之一。然而,不同的障碍限制了其应用和疗效。其中,衰老是否以及如何影响 CAR-T 细胞的治疗效果,在很大程度上尚不清楚。
nad 治疗 细胞 cancer naturecancer 2025-05-26 11:01 8
近日,北京大学生物医学前沿创新中心白凡教授团队、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张弩教授团队、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牟永告教授团队与哥伦比亚大学Benjamin Izar教授团队合作,利用单细胞基因表达数据描述了泛癌种的脑转移瘤特征,定义了五种不同的生态型。
北大 cancer cancercell 转移瘤 转移瘤特征 2025-05-24 18:44 12
“你有没有过这样的时刻?明明说好了要放下,却突然接到了前任的消息,心里泛起涟漪,不知道该不该再给彼此一次机会。”我最近跟朋友聊起感情,发现这种矛盾和挣扎其实很普遍。
肿瘤相关巨噬细胞(TAMs)在肿瘤进展中至关重要,但其作用机制尚未完全明晰。本文中,Sheban 等人证实锌指 E 盒结合同源盒 2(ZEB2)是将 TAMs 重编程为促肿瘤表型的关键调控因子,靶向 ZEB2 治疗展现出抗肿瘤活性,值得关注。
肿瘤 cancer cancercell 巨噬细胞 tams 2025-05-22 18:22 9
5月21日上午,演员辛柏青发布妻子朱媛媛去世讣告。“于2025年5月17日上午11时39分,永远地离开了我们。在与癌症抗争的近5年时间里她并没有悲观消沉,依然坚定、自信地面对困难。”
在癌症治疗领域,放疗是重要的手段之一,可不少癌症患者却面临着放疗耐药的难题,这严重影响了治疗效果和患者的预后。就拿直肠癌来说,部分癌细胞对放疗不敏感,使得治疗陷入困境。
过去,患者常被建议“多休息少活动”,但4月29日在芝加哥举行的美国癌症研究协会(AACR)2025年年会上发表的一项新研究
基于 PD-1/PD-L1 的免疫检查点阻断疗法在癌症治疗中能有效靶向肿瘤-T细胞相互作用,改变了癌症治疗格局,然而,其总体应答率不足 30%,因此,有必要识别出更多调节 T 细胞功能的免疫检查点。
cancer 检查点 pilr naturecancer 免 2025-05-17 13:54 11
在人生的旅途中,我们总会遇到各种各样的挑战和困境,其中疾病无疑是最为沉重的一种。面对疾病,我们往往寄希望于外界的帮助,比如寻求医生的诊治,依赖药物的疗效。然而,梁世杰主任却提醒我们:“真正的治愈从改变自身错误开始。”这句话如同一把钥匙,为我们打开了一扇通往健康
鼻咽癌(NPC)是与EB 病毒(EBV)相关的最严重的恶性肿瘤之一。这种癌症在中国华南地区(尤其是广东)以及东南亚地区相对常见,发病率高达 20-40/10万人·年。
cancer 鼻咽癌 测序 cancercell t细胞测序 2025-05-15 19:15 13
Cancer Medicine2014年获得第一个影响因子为2.5,2016年影响因子开始上涨至3分+,2016年开始涨至3分+,此后几年均保持3分+,到2020年开始上涨至4分+,2023年影响因子为2.9,预测2024年影响因子约为3.0左右,一起期待今年
齐鲁网·闪电新闻5月14日讯抗癌药物“博优诺”历经10年研发、6个关键阶段,于2021年成功上市,已为全国20万癌症患者带来希望。从37℃恒温细胞培养、20天无菌扩增,到15-20项严苛的质量检测,再到蛋白纯化与色谱分析,每一步都凝聚着科技与匠心。见证山东“全
cancer drug cancerdrug making 2025-05-15 07:17 17